美国在中国附近部署射程 1,000 英里的高超音速导弹,对华军事威慑
美国军方近日首次在日本展示了其新型“泰丰”中程导弹系统,该系统具有约1000英里的打击能力,足以覆盖中国东海岸及部分俄罗斯领土。这一举措强调了美国与日本之间日益增强的军事合作关系,以及对中国军事扩张的直接回应。
美国军方近日首次在日本展示了其新型“泰丰”中程导弹系统,该系统具有约1000英里的打击能力,足以覆盖中国东海岸及部分俄罗斯领土。这一举措强调了美国与日本之间日益增强的军事合作关系,以及对中国军事扩张的直接回应。
国家形象的塑造,根植于其发展理念与国际实践。中国以“互利共赢、和平发展”铸就的“可敬”形象,与美国以“霸权威慑、单边主义”维系的“可畏”形象,构成了当代国际秩序中鲜明的对比。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两国核心价值与行为逻辑的本质不同。从软实力理论视角看,“可敬
无独有偶,在美国很多官方媒体新闻报道当中,美国也不止一次猜测中国早就已经开始深入研发轨道轰炸系统,但此前所有的报道都只是猜测,美国大概自己也没有想到,之前只是猜测炒作的各种关于中国研究轨道轰炸系统的谣言,居然真的被中国实现了。
当地时间9月17日,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丹麦将首次引入“远程精确武器”,旨在对俄罗斯形成威慑。
9月12号到16号,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搞了场“西部-2025”军演,跟以前比,这动静小得有点出乎意料。
9月16日,南海局势再度紧张。菲律宾派遣多艘公务船非法进入黄岩岛海域,遭到中国海警的强力反制。中国海警依法采取水炮喷射、航路管制等措施,阻止了菲律宾的挑衅。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也让长期插手南海事务的美国和日本陷入困境。
它最直接的用途,几乎写在所有报道的标题里,这是给北约看的,是给美国看的,不好意思,小国家,你没必要操心这种事情,东风61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明眼人谁不懂,它并不是针对那些所谓的区域争端去开发的东西。
诚信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积极探索“新媒体+诚信”宣传模式,通过多维联动、场景融合等方式广泛传播诚信文化,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诚信建设成果的良好态势。
阅兵广场上坦克隆隆、队列笔直,刚刚收场;媒体还在回味军容之时,俄媒丢出一条“重磅”——美国国防部在预算里掏出一个新名字,SHOTCALLER,拨款108亿美元,搞25个“机密原型”。这两个画面并列,立刻把舆论带进了想象的深渊:一边是看得见的力量,一边是看不见的
预告片 美军 威慑 政客 shotcaller 2025-09-16 18:01 4
当地时间13日,一架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闯入罗马尼亚领空,尽管事后罗马尼亚政府为此谴责俄罗斯政府,但从实际反应看,罗马尼亚军队并未像之前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一样采取果断行动。
当福建舰的庞大舰体划破台湾海峡的波涛,世界再次见证了中国海军力量的崛起。这艘即将入列的国产航母,与辽宁舰、山东舰共同构成了中国三航母时代的基石,标志着中国海上威慑力的又一次飞跃。从天安门大阅兵的震撼亮相,到如今福建舰的实战化训练,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步伐不仅坚定,
轰-6系列,特别是最新型号如轰-6N,在中国空军战略体系中扮演的两种截然不同、但都至关重要的角色:常规精确打击平台 和 战略核威慑平台。
“所有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这一宣告背后,是中国工业体系数十年如一日“磨一剑”的艰辛突破,是大国重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支撑强国梦想的生动实践。
这两天我上网的时候,在美媒“政客”(POLITICO)网上刷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文章披露,一份新的国防战略草案如今正在五角大楼内部传阅:美军可能要考虑调整自己的优先事项了,从过去应对遥远亚太地区的中国挑战,转向处理美国本土迫在眉睫的“内部威胁”。这与川普在
九三阅兵刚刚落幕,天安门广场的余音还在回荡,方阵整齐如潮,铁流滚滚如山,观礼台上座无虚席,来自五大洲的嘉宾与媒体把目光对准北京。有人由衷赞叹场面的震撼,也有人神情凝重,显得有些坐立不安。这不是简单的排场,更不是炫技的噱头,而是对历史的致敬,对和平的承诺,对未来
看完九三阅兵的直播,我心里很激动。天空很澄澈的,方阵走得稳准。新式坦克与导弹亮相了,我的直觉很明确。那不是独门炫技的,是体系化登台。军乐一阵阵的,很厚也很稳。我听到的是一种底气,是一种自信呢。镜头扫过无人集群,我意识到了节点。这个节点,像是分水岭的时刻。
2025年9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道引发全球震动的行政令:将“国防部”重新命名为“战争部”。
面对美军近期的军事压力,委内瑞拉展现了较强的防御姿态和一定的反击能力,但其整体军事实力与美国相比仍有巨大差距。委内瑞拉的应对策略更侧重于非对称防御和外部支持。
导弹是可以改变战争形态的武器。战略导弹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强大的震憾力与恐惧感。武器革命性的改变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导弹武器随后的发展枝繁叶茂,精彩纷呈,构成了导弹武器体系,已经成为最具威慑力的武器系统之一。2025年6月,“国防科普大家小书”系列最新出版了